数据库: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复制和分区

关系型数据库(RDBMS)

数据组织: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每个表都有其独特的列(属性)和行(数据记录)。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主键和外键建立关联。查询语言: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操作。SQL 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执行复杂的查询和数据操作。事务管理:支持事务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事务是指作为一个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典型用途:关系型数据库非常适合需要严格数据完整性和复杂查询的应用,如银行系统、ERP 系统等。示例:MySQL、PostgreSQL、Oracle、SQL Server 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数据组织:非关系型数据库不使用传统的表格形式来存储数据。它们可以采用文档(JSON、XML等格式)、键值对、宽列存储或图形数据库等多种数据模型。灵活性:通常更灵活,不需要预先定义数据模式。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于存储结构化不确定或变化较快的数据。水平扩展: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更容易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水平扩展,有助于处理大规模数据。应用场景:适用于大数据和实时Web应用,如大数据分析、内容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等。示例:MongoDB(文档存储)、Redis(键值存储)、Cassandra(宽列存储)、Neo4j(图形数据库)等。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数据模型:基于严格的表结构,每个表都有定义明确的列(字段)和数据类型。表之间可以通过关系(如主键和外键)相互关联。规范化:设计时通常遵循数据规范化原则,这意味着数据被组织成多个表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依赖,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性:设计重视事务的ACID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数据完整性:支持严格的数据完整性规则,如外键约束、检查约束等。查询优化:设计时考虑到 SQL 查询的优化,包括索引设计、查询性能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数据模型:采用灵活的数据模型,如文档、键值对、宽列、图形等。不需要预先定义严格的数据模式。去规范化:为了提高读写性能,常采用去规范化设计,即允许数据冗余和拷贝。扩展性:设计重点放在水平扩展上,即通过增加更多服务器来提高数据库的容量和吞吐量。数据一致性:侧重于最终一致性而非严格的ACID事务,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灵活性和快速开发:易于适应数据结构的变化,便于快速开发和迭代,尤其是在数据结构不断演变的环境中。

数据库复制(Replication)

数据库复制是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服务器(通常称为主服务器)复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从服务器)的过程。

目的:

数据备份:提供数据的冗余副本,用于灾难恢复。读取性能提升:通过从服务器进行读取操作,减轻主服务器的负载。数据分布:将数据分布到距离用户更近的位置,减少访问延迟。 类型:

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最常见的模式,所有的写操作都在主服务器上执行,然后复制到从服务器。对等复制(Peer-to-Peer Replication):每个节点既可以作为主节点也可以作为从节点,适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复制方式:

同步复制:数据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实时同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异步复制:数据的复制操作延迟执行,提高了性能但可能存在数据一致性的风险。

数据库分区(Partitioning)

数据库分区是将数据库或表的数据分割成多个部分的过程,这些部分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上。

目的:

性能优化:通过分散数据,降低单个数据库或表的大小,提升查询性能。易于管理:更容易管理小的数据块,尤其是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负载平衡:通过分散数据负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分区类型:

水平分区(Horizontal Partitioning):将表中的行分散到不同的分区,通常基于行的某个键值。垂直分区(Vertical Partitioning):将表中的列分散到不同的分区,通常用于将频繁访问的列与不经常访问的列分开。 实施考虑:

分区键的选择对查询性能有重要影响。分区可以与复制结合使用,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分布式系统 1.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类似于一个团队在处理一个大项目。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很大的项目,一个人做可能会非常缓慢和低效。但如果这个项目被分成小部分,分配给一个团队的不同成员,每个人负责一部分,那么整个项目就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在这个比喻中,每个团队成员就像是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他们共同协作来完成整个任务。 2. 分布式系统的基础 分布式系统的基础可以用建筑工地来比喻:

模块化:每个工人有特定的任务,如砌墙、粉刷、安装电线。这就像分布式系统中的不同服务器或服务,每个都有特定的角色和功能。容错性:如果一个工人生病了,其他工人可以接管他的工作,这样建筑工程不会停止。在分布式系统中,如果一个节点失败,其他节点可以接管它的工作,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扩展性:如果工程很大,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同样,分布式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服务器或节点来扩展处理能力。 3. 了解缓存、消息队列等

缓存:想象一个图书馆里的快速取书服务,这里保存着最常被借阅的书籍。这就像是缓存,它存储常用数据,使得快速访问成为可能。当你需要这些流行的书时,不必去翻找整个图书馆,而是直接从快速取书服务中获取。消息队列:想象一家餐厅的点餐系统。顾客下单后,订单被放入一个队列。厨师按照订单来的顺序逐个烹饪菜品。这个队列就像是消息队列,它有助于管理和处理请求,确保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优先级被处理 容器化技术 1.什么是容器化技术 容器化技术是一种轻量级、高效的软件打包和运行方式,它允许您将应用程序及其全部依赖、配置和库封装在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这种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确保应用程序在不同计算环境中都能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2.容器化的主要特点

轻量级:相比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容器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的内核上而不需要完整的操作系统镜像,减少了资源消耗。一致性:无论在开发、测试还是生产环境,容器保证应用运行的一致性,解决了“在我机器上可以运行”的问题。隔离性:每个容器相互独立,确保了应用间的安全隔离,防止相互干扰。可移植性:容器可以在任何支持容器化的环境中运行,包括不同的机器、云服务等。可伸缩性和灵活性:容器化支持快速部署、扩展和自动化操作,适合微服务架构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3.容器化的常用技术和工具

Docker:目前最流行的容器化平台,提供了容器的创建、部署和管理功能。Kubernetes:一个容器编排工具,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OpenShift: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提供额外的安全性、管理功能和企业级支持。Docker Compose:一个工具,用于定义和运行多容器Docker应用程序。 4.容器化的应用场景

微服务架构:容器非常适合微服务架构,每个微服务可以封装在独立的容器中。DevOps和自动化:容器化促进了开发和运维的协作,支持自动化测试和部署。云原生应用:容器化是构建和部署云原生应用的基础。

进一步了解docker

docker在概念上和虚拟机类似,但是比虚拟机轻量,于虚拟机相比,不会模拟底层的硬件,而是为每一个应用提供完全隔离的运行环境

docker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image可以理解成虚拟机的一个快照,里面包含了你要部署的应用程序以及它所关联的所有库

通过镜像,我们可以创建许多个不同的Container容器,容器中运行着应用程序,容器之间相互独立

dockerfile像一个自动化脚本,用来创建我们的镜像

Debops和自动化

**DevOps**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结合了“Development(开发)”和“Operations(运维)”的概念。它旨在促进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加快软件开发流程、提高交付速度,并确保高质量的最终产品。

DevOps的核心原则

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自动化软件开发过程,从代码提交、测试到部署,所有步骤都能快速、频繁地执行。自动化:减少手动工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包括测试、部署和监控等。快速反馈:确保问题可以迅速被识别和解决,以减少对整体流程的影响。协作和沟通:打破传统的壁垒,让开发和运维团队更紧密地合作。

DevOps的好处

提高效率:自动化减少重复工作,加快开发周期。提升软件质量: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确保及时发现并修复错误。快速交付:更快地发布新功能和更新,响应市场变化。改善团队合作:加强跨团队协作,建立更透明的工作流程。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CI)

持续集成是一种开发实践,在这种实践中,开发人员频繁地(通常是每天多次)将代码集成到共享仓库中。每次代码提交后,自动运行一系列步骤来构建应用程序并运行测试,以确保这次代码的变更没有破坏任何东西。

主要特点:

自动构建和测试:每次提交后自动运行构建和测试。快速反馈:如果构建或测试失败,团队成员立即收到反馈。防止“集成地狱”:频繁集成减少了代码合并问题。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 CD)

持续部署是CI的延伸,它确保软件的新版本在通过测试后能够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这意味着开发人员的更改可以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上线,而不是等待几周或几个月的发布周期。

主要特点:

自动部署:通过自动化流程部署应用程序到生产环境。缩短反馈循环: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快地看到新功能和更改。提高发布频率:可以实现更频繁的发布,甚至是每天多次。

相关工具

Jenkins: 最受欢迎的开源CI/CD工具,高度可定制,拥有大量插件。Travis CI: 一种流行的托管CI服务,与GitHub紧密集成。CircleCI: 提供灵活的CI/CD解决方案,支持快速构建、测试和部署。GitLab CI/CD: GitLab提供的集成CI/CD解决方案,便于在GitLab仓库中自动化整个软件开发流程。GitHub Actions: 允许在GitHub仓库中自动运行工作流程

蓝绿部署

蓝绿部署涉及两个几乎相同的生产环境,通常称为“蓝”和“绿”。这两个环境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对外提供服务。

过程:

当需要发布新版本时,会在“非活动”的环境(假设是“绿”)上部署新版本。部署和测试完成后,通过更改路由配置将所有流量从当前活动的“蓝”环境切换到已更新的“绿”环境。如果新版本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切换回“蓝”环境。 优势:

快速回滚:如果新版本存在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回旧版本。最小化停机时间:用户在版本切换过程中几乎不会遇到服务中断。

滚动更新

滚动更新是逐步替换应用程序的旧版本实例为新版本的过程,通常在负载均衡的集群环境中进行。

过程:

在多个服务器或容器中逐步更新应用程序实例。每次只更新一部分实例,其余实例仍然提供旧版本服务。当新版本在一组实例上稳定运行后,继续在下一组实例上进行更新。 优势:

渐进式部署:能够逐步观察新版本的表现,减少一次性全面部署带来的风险。服务连续性:在更新过程中,应用始终有实例在运行,用户仍可访问服务。

文章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