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1.买爆商品 2.国内消费现状 2.1 消费能力下降 2.2 疫情带来不确定性 2.3 文化自信助推国货崛起

 3.如何理性消费

前言

最近,京东上的一家小店突然火了。它既不是官方旗舰店,也没有被平台强推, 只因它的名字叫,俄罗斯(Russia)国家馆。

 1.买爆商品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国网友竟然把俄罗斯(Russia)国家馆“搬空”了!上次是鸿星尔克 最近,有不少中国网友选择到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唯一授权的电商平台“俄罗斯(Russia)国家馆”购物,将店内的各类零食、茶叶都“洗劫一空”,热门商品甚至被买到显示为“预售商品”, 店铺的粉丝量也在暴涨,最高日增幅已经超过了20万人。

店铺的粉丝量跟着水涨船高,3月3日早晨显示店铺关注人数才只有8.9万人, 这个数字当晚就变成了33万人,而截至3月7日,已经有191万人关注了俄罗斯(Russia)国家馆

让俄罗斯也震惊了——中国人把俄罗斯官方网店的商品抢空了! 在京东的店铺里,已经没有商品还有现货了,就连洗衣液、清洁剂 这种并不热门的商品也全卖到“无货”。

店铺的官方客服也表示,目前已经在尽快补货了,向买不到产品的网友致歉

大批的国内网民冲进俄罗斯官方网店抢购商品。 直接把俄罗斯国家馆网店抢购一空, 国家馆负责人不得不发视频一边感谢中国顾客的热情,一边呼吁大家理性消费。

 2.国内消费现状

今冬以来,国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从零星散点到多片区发展。 在局部疫情严重的地区,再次采取关停影院、 演艺等文旅项目和大型商业、文体活动这样的极端管控措施。 相应的,消费信心改善、消费意愿释放和未来收入预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因此,消费回暖的节奏或将受到制约。

 2.1 消费能力下降

餐饮、旅游等消费服务业从业人员岗位缩减、收入下滑,直接影响到相关人群的消费能力。 以旅游行业为例,万得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为2825万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 2020-2021年旅游行业进入寒冬期,收入大幅萎缩。此外, 国内教培市场因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萎缩,同样引起直接就业机会大幅减少。 上述两类行业从业者中,中青年人群占比较高。 就业机会减少和收入下降会直接导致其个人和家庭开支收缩。

 2.2 疫情带来不确定性

2022年消费市场将延续弱复苏态势,其中疫情发展变化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2021年4、5月全国疫情形势总体缓和,餐饮、酒店、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 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显著回升。考虑到全国疫苗接种情况(包括加强针接种普及)及药品研发进度, 我们相信疫情可控制程度将越来越高,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将趋势性减弱。 长期看来,阶段性景气波动难以撼动消费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驱动力 。目前中国家庭预防性储蓄的增加主要是应对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成本上升。 近年来,政府就相关领域对症下药,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例如加强对校外培训行业的监管打击学区房炒作抑制持续上升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开支, 以及组织药品集采降低医疗成本等。伴随着政府未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力度持续提升, 预计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会持续下降,由此释放的消费动能可以有效支撑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消费是民众追求美好生活载体,是经济增长的稳定驱动力。 高线品质化、低线品牌化、生活方式升级、新品类涌现等将形成众多结构性增长机会。 消费升级背后伴随着整体人口结构变化和地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机会。 此外,政策面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也是阶段性行业配置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 2.3 文化自信助推国货崛起

 文化自信助推国货崛起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出现新的特征。

1)能赚敢花一方面,与父辈们相比,年轻消费者获取收入的途径更广。 以高校学生为例,除了靠父母提供生活费之外, 他们还普遍通过兼职、售卖二手物品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用消费接受程度更高,间接提高了消费实力 除传统信用卡之外,花呗、微粒贷、白条等新型信贷产品出现,且相较于传统信用卡产品,这些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申请门槛普遍较低且流程简单便捷。

2)开始品牌消费的时间更早得益于殷实的物质基础和商品极大丰富, 年轻消费者更早获得品牌认知。 彩妆、3C等电子设备在年轻人群的渗透率已经达到或超过更年长的人群。

3)Z世代消费者以自我愉悦和自我认同作为消费出发点在商品选择方面, 传统消费者更加青睐进口货、知名品牌,因此也更容易接受“大牌”商品的品牌溢价, 且往往倾向于跟风消费。

 3.如何理性消费

不过吧,照目前这个断货情况来看,网友:“当然要理性购物,那你先上货呀!”

每个人都应该有计划地理性消费,克制冲动消费。 下面几个小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冲动消费。

第一,不要立即付钱。当看到想买的东西后,不要立刻付钱,先暂时离开,等待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如果真的是需要的,再去付钱。

第二,别在情绪不好时购物。情绪不好的时候,靠购物的方式来使自己开心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也许它能让你暂时兴奋起来。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你很快就会后悔。

第三,别和爱花钱的人一起逛街。如果你的朋友是购物狂,那他会经常告诉你,你刚试的那个衣服很合适,要赶快买下来,然后你会很容易被他说服买下那件衣服。

第四,别被“打折”迷惑。商场的打折活动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如果看到有商品正在促销的话,记住,最省钱的方法是不要去买,因为它对你的用并不大。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