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Golang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Go语言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go)

正文

过滤器函数

def mycut(value,mystr): return value.replace(mystr)

将函数注册到模板库中

register.filter(“mycut”,mycut)

以后想要在模板中使用这个过滤器,就要在模板中load一下这个过滤器所在的模块的名字(也就是这个python文件的名字)。示例代码如下:

{% load my_filter %}

自定义时间计算过滤器

有时候经常会在朋友圈、微博中可以看到一条信息发表的时间,并不是具体的时间,而是距离现在多久。比如刚刚,1分钟前等。这个功能DTL是没有内置这样的过滤器的,因此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这样的过滤器。示例代码如下:

time_filter.py文件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django import template

register = template.Library()

def time_since(value): “”" time距离现在的时间间隔

如果时间间隔小于1分钟以内,那么就显示“刚刚”如果是大于1分钟小于1小时,那么就显示“xx分钟前”如果是大于1小时小于24小时,那么就显示“xx小时前”如果是大于24小时小于30天以内,那么就显示“xx天前”否则就是显示具体的时间 2017/10/20 16:15 “”" if isinstance(value,datetime): now = datetime.now() timestamp = (now - value).total_seconds() if timestamp < 60: return “刚刚” elif timestamp >= 60 and timestamp < 60*60: minutes = int(timestamp / 60) return “%s分钟前” % minutes elif timestamp >= 60*60 and timestamp < 60*60*24: hours = int(timestamp / (60*60)) return “%s小时前” % hours elif timestamp >= 60*60*24 and timestamp < 60*60*24*30: days = int(timestamp / (60*60*24)) return “%s天前” % days else: return value.strftime(“%Y/%m/%d %H:%M”) else: return value

register.filter(“time_since”,time_since)

在模版中使用的示例代码如下:

{% load time_filter %} … {% value|time_since %} …

为了更加方便的将函数注册到模版库中当作过滤器。也可以使用装饰器来将一个函数包装成过滤器。示例代码如下:

from django import template register = template.Library()

@register.filter(name=‘mycut’) def mycut(value,mystr): return value.replace(mystr,“”)

模板结构优化

引入模版

有时候一些代码是在许多模版中都用到的。如果我们每次都重复的去拷贝代码那肯定不符合项目的规范。一般我们可以把这些重复性的代码抽取出来,就类似于Python中的函数一样,以后想要使用这些代码的时候,就通过include包含进来。这个标签就是include。示例代码如下:

header.html

我是header

footer.html

我是footer

main.html

{% include ‘header.html’ %}

我是main内容 {% include 'footer.html' %}

include标签寻找路径的方式。也是跟render渲染模板的函数是一样的。

默认include标签包含模版,会自动的使用主模版中的上下文,也即可以自动的使用主模版中的变量。如果想传入一些其他的参数,那么可以使用with语句。示例代码如下:

header.html

用户名:{{ username }}

main.html

{% include “header.html” with username=‘huangyong’ %}

模板继承

在前端页面开发中。有些代码是需要重复使用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include标签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式来实现,那就是模版继承。模版继承类似于Python中的类,在父类中可以先定义好一些变量和方法,然后在子类中实现。模版继承也可以在父模版中先定义好一些子模版需要用到的代码,然后子模版直接继承就可以了。并且因为子模版肯定有自己的不同代码,因此可以在父模版中定义一个block接口,然后子模版再去实现。以下是父模版的代码:

{% load static %}

{% block title %}我的站点{% endblock %}

{% block sidebar %}

首页博客 {%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endblock %}

这个模版,我们取名叫做base.html,定义好一个简单的html骨架,然后定义好两个block接口,让子模版来根据具体需求来实现。子模板然后通过extends标签来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title %}博客列表{%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 for entry in blog_entries %}

{{ entry.title }}

{{ entry.body }} {% endfor %}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Go)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Go)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qKKF3Zg7-1713297511800)]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好文推荐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