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取代码方式

获取代码方式1: 完整代码已上传我的资源:【LEACH协议】基于matlab模拟低能量自适应聚类层次协议【含Matlab源码 3265期】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直接付费下载,即可。

获取代码方式2: 付费专栏Matlab信号处理(初级版)

备注: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付费专栏Matlab信号处理(初级版),扫描上面二维码,付费29.9元订阅海神之光博客付费专栏Matlab信号处理(初级版),凭支付凭证,私信博主,可免费获得1份本博客上传CSDN资源代码(有效期为订阅日起,三天内有效); 点击CSDN资源下载链接:1份本博客上传CSDN资源代码

⛄二、 简介

1 引言 WSN 由能感知外部环境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网的形式构成,是一种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生活的需求,由于 WSN 的远程控制、信息即时传播以及低功耗等众多优点,WSN 在军事医疗、生活娱乐和工业生产等各个社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WSN 优点众多的同时也有其弊端。正是因为传感器节点的无线性,使能量不能源源不断地直接供给传感器节点,只能用有限的电池供应节点的全部能耗,这使能量成为 WSN 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能量均衡高效这个问题,Heinzelman 等提出了最早的分簇路由协议。此协议运用数据融合技术和能量高效利用的路由算法,是经典的分簇路由协议代表。此后,很多研究学者对此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进,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优化。Mittal 等提出了用替补簇首( Sub-CH )代替死亡簇首的方法。Gnanambigai等介绍了LEACH的后继协议。其中,LEACH-C 协议利用每个节点发送位置信息和剩余能量生成能耗更低、性能更优越的分簇;LEACH-F使用固定的簇和循环选举出的簇首,避免了反复成 簇带来的能量消耗;MUTIHOP-LEACH 协议考虑间距因素,在簇中节点与汇聚节(sink)、簇与基站之间使用多跳方法的传输方案;LEACH-L 允许间隔基站较远的簇首使用多跳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

2 LEACH 协议概述 2.1 LEACH 协议的简介 LEACH 协议是一种经典分簇路由协议,它的特点是低功率消耗、聚类自适应和节点平等。由于网络内各个节点被选概率一样,因此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均衡地分配到每个节点,从而达到网络的能量消耗负载均衡,延长网络生命时间。LEACH协议主要由T n( ) 构成。首先,每轮次每个节点都随机产生的一个数   0 1     ;然后,将  与T n( ) 进行比较,如果   T n( ) ,则此节点成为簇首;反之,则落选。在 WSN 中一次新路由的建立加上数据的传输算一轮。由T n( ) 算法可以看出,被选为簇首是由这 2 方面因素进行权衡得出的:整个网络场景中所需要的簇首节点总数和节点当选过簇首的次数。阈值T n( ) 为 其中, p 表示在此网络规模中需要的簇首节点比例,r 是进行的轮次,G 表示在此轮循环之前没有被选为簇首的节点。

2.2 网络模型 为了研究改进的路由算法对网络的影响,对网络模型作了如下假设。

实验区域的形状为规则图形,传感器节点在监测区域中随机不均匀分散。所有传感器节点的能量相同、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相等,被选概率一样。传感器节点可以知悉自身剩余能量并可以对冗余数据进行融合。传感器节点随机被分散后不会移动,网络部署后不再进行人为干涉。无线发射功率可以自我调控,可自主选择发射功率。

2.3 能耗模型 本文实验中,m bit 数据的传输过程与每一步的能量消耗如图 1 所示[13]。 当 m bit 的数据进行传输时,节点的能量消耗主要由这 2 个部分构成:发送 m bit 数据的能量耗损以及功率放大电路的能量耗损;同时,针对不同的发射距离 d,选择不同的发送功率为

⛄三、部分源代码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numNodes = 100; % number of nodes p = 0.1;

netArch = newNetwork(100, 100, 50, 175); nodeArch = newNodes(netArch, numNodes); roundArch = newRound();

plot1

par = struct;

for r = 1:roundArch.numRound r clusterModel = newCluster(netArch, nodeArch, ‘leach’, r, p); clusterModel = dissEnergyCH(clusterModel, roundArch); clusterModel = dissEnergyNonCH(clusterModel, roundArch); nodeArch = clusterModel.nodeArch; % new node architecture after select CHs

par = plotResults(clusterModel, r, par);

if nodeArch.numDead == nodeArch.numNode

break

end

end

⛄四、运行结果

⛄五、matlab版本及参考文献

1 matlab版本 2014a

2 参考文献 [1]黄利晓,王晖,袁利永,曾令国.基于能量均衡高效WSN的LEACH协议改进算法[J].通信学报第38卷第Z2期

3 备注 简介此部分摘自互联网,仅供参考,若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