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企业说,“我们要上BI”、“建设BI系统”、“构建BI决策平台”。那么BI到底是什么,具体要怎么建?今天一文给大家讲明白。

BI是什么

BI最初起源于固定报表,而数据仓库OLAP技术带动了BI的发展。

BI就是基于联机事务处理(OLTP)产生的海量数据,将其从关系数据库中提取出来,通过联机分析处理(OLAP)或者数据挖掘等技术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BI系统包含哪些模块

数据采集:支持采集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包括不同类型数据库、各种类型文件数据、各种接口数据等。

数据开发ETL:对数据进行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调度、运行监控等,把数据放入数据仓库,按照BI需求进行应用层数据开发。

前端应用展示:支持各种图表的设计展现,实现前端应用可视化,如:固定报表、DashBoard、酷屏、看板等,并支持系统管理辅助功能等。

权限管理:用户访问权限管理,一般到页面、到按钮。

数据监控:数据异常报警、日常访问情况统计。

亿信ABI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产品架构图

BI系统搭建的业务调研

只有进行详细的业务调研,才能保证产品不走偏。BI的设计者需要对企业的结构和企业内部发生的需求和管理有清楚的了解,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业务痛点、BI应用场景等;

(1) 确定我们的业务用户、产品目标

一般来讲有两种情况:

① 项目有发起方,需要和发起方的领导层去沟通了解发起BI系统项目的背景、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产品大方向。

② 如果是技术部门驱动的BI系统项目,则立项阶段还需要做好公司内部使用BI现状(或者数据使用现状)的调研。

(2) 用户调研:用户故事地图

BI应用是基于业务流程和数据的,IT测试人员仅能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但无法判断分析图表是否符合业务要求,数据结果是否有商业意义等。用户故事地图是一种比较好的需求调研和需求梳理方法,能够建立起团队对需求的全局把握,又不失细节。

(3) 决定产品规划方案、选型

① 产品规划方案:功能分组、分期(优先级)

② 选型:报表式BI、看板式BI、平台式BI、一站式BI

报表式BI:主要指产品中有各类固定样式的报表设计,通常用来呈现业务的明细数据和指标汇总,支持的数据量相对不大。 看板式BI:主要是数据看板、数据大屏、数据驾驶舱等,特点是看板中的数据指标、展示形式基本固定,以可视化图表为主,看板式BI对数据分析支持较少,并且由于固定指标,所以业务变化后升级看板BI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敏捷性较弱。 平台式BI:主要是BI自助分析平台,特点是业务人员或者业务侧数据分析师,通过前端简单工具就可以自行配置需要的数据报表、数据看板,项目周期短、易于后期维护。 一站式BI:主要是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大数据BI解决方案。

在BI市场上,亿信ABI可谓是BI领域的集大成者,ALL in one BI。横向上看,其产品不局限于报表式BI、看板式BI,还能提供自助式BI以帮助银行业务人员降低数据分析门槛,以及融合了增强分析、数据挖掘能力的智能化BI以帮助银行实现预测性分析等更为高阶的分析。纵向上看,亿信ABI打通从数据接入、到数据建模与处理、再到数据分析与挖掘整个数据应用全链路,而非简单的前端可视化呈现。

BI系统的设计原则

确定了产品方案和路线图,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这里分享几个设计原则:

(1) 简单易用、数据准确

BI应用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数据是否准确及时,是BI能否活下来的关键。

① 报表式BI:如何将表格中的细节数据更加友好的展示;

② 看板式BI:注重核心指标,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故事性、分析思维;

③ 平台式BI:尽可能考虑低代码支持、可视化操作、所见即所得等,毕竟业务人员会SQL不多;

④ 一站式BI:需要考虑功能的全面性和集成能力;

(2) 可以集成现有系统

能够适配企业现有数据库选型,能保证项目在数据采集/数据接入时能够顺利。

(3) 考虑多场景支持

① PC和移动两类使用场景

尽量在架构设计时就考虑未来移动端、PC端兼容的方案,要知道任何BI系统最后都会面临移动化。

② 统一支持的数据分享方式

需要对数据下载、数据导出等数据分享方式进行统一设计。

(4) 考虑引入算法、模型

不要仅仅把BI当成一款『看数』工具,在产品设计时适当考虑引入算法或者未来引入算法模块的技术架构,能够提升产品的定位,有助于发挥更大的价值。

(5) 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中保存了大量企业的商业秘密,系统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非法使用数据,同时也必须提供一套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可靠。

BI系统的建设方法

BI系统建设一方面必须做到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满足今后扩展多方面功能的需要,为今后建立完善的商业智能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系统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包括完善数据模型、扩充数据主题、增加数据源、丰富业务应用等,必须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初期阶段主要任务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迫切的业务问题。然后持续分阶段地对业务问题进行改善,以每一个小阶段的改善成果来促进对实施团队及用户的正向激励,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在需求调研之后,明确原则之后,可以开始着手搭建BI建设方法,需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方法设计:梳理出企业应该如何正确地管理这些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方法; 规划落地:把这些管理方法转化为BI的分析主题,并进一步细化落地,确定分析的数据来源、展现形式,与哪些系统做集成等; 优化应用:从传统的以BI系统自助分析的方法转向用更多的扩展图形或主题来丰富BI分析的页面,使得使用更简单、UI更美观等。 持续迭代:在有新增需求时,循环以上步骤,在已实施的系统上持续迭代。

BI系统搭建的两大误区 

(1)问题:做了一大堆数据指标,没有区分出指标的重要性

当你不是从0到1跟一个产品,那么此时你可能没你们的运营懂产品的各项数据,当你问你们运营问哪些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他们所处的岗位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最后你会发现得到一个结果:一大堆的指标,都重要。

解法:

① 可以问人事或者他们的部门负责人要一下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也许这些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指标。

② 可以和部门的负责人沟通,哪些是他比较关注的指标,那就应该从这些指标做起。

(2)问题:产品上线后老板对BI感受不深,如何体现出产品价值?

需要区分你的BI产品是面向哪类业务人员的,老板感受不深可能他并不是这个BI系统的核心用户。

解法:BI产品上线后不是就结束项目了,而是要持续地进行产品运营:

① 进行产品埋点,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好的产品一定能够获得业务人员的喜欢。

② 对业务人员进行使用培训,多和他们沟通,不断升级迭代,最终打造出一个有生命力的版本。

③ 日常运维一定要做好,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否则做了再多培训推广,产品质量不过关,也会没有口碑。

精彩文章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