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博物馆的发展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H5及相关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启了博物馆在网络展示、教育、宣传等方面的新模式,满足了公众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般地欣赏到实体博物馆的各式精选藏品的需求[1]。但现有的部分博物馆(例如黄河博物馆)仍采用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网站的展示资料不足、页面布局方式也比较单一,缺少新意[2]。 (二)研究目的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黄河博物馆也应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呈现中华母亲河——黄河的"自然史"文化特色上,不断创新服务。通过建立全方位展示网站、改变原有单一陈列布局、详解服务等,使该博物馆成为人们增长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这里[3]。 (三)研究意义 H5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文化遗产宣传,目前我国广大的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文化遗产的宣传对象,而且各个互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使得传播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地扩展。并且在互联网技术下,信息数据的传播速度极快,基本上可以瞬间送达,所以综合来看,H5技术与传统宣传方式相比,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另外,H5技术宣传文案的制作操作相对简单,而且具有鲜明的互动性,这也能促进H5技术对文化产业宣传的效率与质量的提升[4]。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研究、实践现状 面对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审美不断地提升,如何向参观者展示内容更加丰富的博物馆陈列物品,缩小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成为现代博物馆发展比较关心的问题[5]。HTML5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HTML5是WEB中核心语言HTML的规范,用户使用任何方式进行网页浏览时看到的内容原本都是HTML格式的,在浏览器中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将其转换成为了可识别的信息[6]。HTML5在2012年已形成了稳定的版本[7]。H5可以更容易地建立其它现代网站元素,并让它们可以跨浏览器使用[8]。由于HTML5的性能与表现,使得HTML5发展成为构建WEB应用的新一代标准,在WEB应用和移动互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发展[9]。近年来,我国已经尝试将互联网技术带入了博物馆,增加了其科技性和吸引力[10]。例如,国家博物馆的网站上就集门票预订、导览服务、场馆简介、文物展览等服务于一体,并对一些镇馆之宝配有图文详解,让人们在游览之前先做功课,提高游览的收获[11]。

(二)技术分析 一个网站的实现离不开前台和后台,其中前台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语言,后台则包括C#、ASP.NET等语言以及关系数据库。CSS的出现解决了HTML5页面杂乱臃肿的状态,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文档样式外观,而且可以随意改变文本的大小写方式、修饰方式以及其他页面效果[12]。HTML5与CSS是使用比率比较高的技术模式,充分利用两者,不仅仅可以实现跨平台操作,还能够解决网页运行速度缓慢的问题[13]。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研发人员使用HTML5与CSS来开发越来越多的交互性更强、美观效果更出众的WEB应用和游戏。C#是微软公司在2000年6月发布的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兼顾系统开发和应用开发的最佳实用语言,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编程语言历史上的第一个“全能”型语言[14]。网站采用ASP.NET技术,兼容性极强。程序语法等方面简单明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有更好的开放性。同时微软公司也提供了基于.NET开发的IDE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NET。ASP.NET、C#、Visual studio.NET这三者紧密配合,可以发挥其强大功能,开发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15]。ACCESS数据库是一种把数据引擎的图形用户界面与软件开发工具相结合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站连接ACCESS数据库,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整个网站数据进行保存。在国外,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开发者用它来建立和运行网站应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黄河博物馆展示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1)HTML5与CSS相关技术研究 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的缩写,即层叠式样式表单,它是由W3C协会制定并发布的一个网页排版式标准,是对HTML语言功能的补充。CSS用于定义HTML文档的样式,即外观,比如网页上的动态文字、文字的色彩、字体、动画效果,都可以由CSS来实现。它的主要的用途是对网页中字体、颜色、背景、图像及其他各种元素的控制,使网页能够完全按照设计者的要求来显示。 (2)ASP.NET技术研究 ASP.NET是用于形成Web的应用程序的内容丰富的编程框架。它是一种创建动态Web应用程序的全新编程方法。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基于.NET框架实现B/S模式管理系统的构建。该模式下,通过Web浏览器来实现用户工作界面。它能够实现不同人员、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这样的好处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2.黄河博物馆展示网站的需求分析 作为博物馆展示网站,其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它们是该博物馆重要的展示内容,将其较全方位的展现给游客是整个网站最重要的目的。用户登录网站界面可观赏该博物馆以及文物的大量图片,文字介绍,语音讲解等。用户登录注册还可以进行留言。同时网站采用当下先进技术使游客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博物馆。 3.黄河博物馆展示网站的系统设计 这款在线博物馆网站的开发是基于B/S模式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前台的版面设计选用的是目前最流行的HTML5+CSS的设计组合,版面的具体内容用H5语言实现,版面的外观样式设计用CSS。而服务器端选用了比较流行的.NET技术进行开发,在此开发环境下,选择C#语言进行编程。该网站大致实现以下功能: 参观指南(包括馆内导览图和馆内信息指南)。 展厅展示(包括展厅的大致布局及展厅服务)。 展厅文物陈列(包括文物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 馆内文物搜索功能。 游客查看和留言。 网站架构图如下:

搜索文物

博物馆简介

文物展示

参观指南

HTML5 CSS 文字解释

意见反馈

图片管理

B/S架构 资源管理 视频管理

留言的管理 资料管理

C# ASP.NET 登录与注册 4.黄河博物馆展示网站的的编码与实现 该博物馆网站采用C#+ASP.NET技术连接ACCESS数据库,以HTML+CSS实现网页设计。 5.黄河博物馆展示网站的测试与分析 该网站将采用游客留言反馈机制来对系统进行较为完备的测试,改正网站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保证网站顺畅运转。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性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论文写作前期,通过阅读访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站搜集相关的论文期刊。通过在图书馆借阅H5,ASP.NET方面的书籍,积累相关设计的理论知识,为之后的课题研究积累扎实的理论知识。 2.实验性研究法 通过线下观赏和网络资料教程的方式,对一些应用性的技术如网页设计和人机交互技术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索,了解其特性、运行流程等技术参数,为理论研究做好支撑。 3.个案研究法 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展示网站案例,来总结归纳其特性。并通过它们来总结H5技术在宣传文化遗产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4.跨学科研究法 因为本课题涉及学科比较复杂,如计算机、多媒体、和博物馆学等学科,且学科跨度较大,因此要大量查阅分析相关学科资料,力求系统全面深刻的研究新模式下博物馆的发展。

推荐阅读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