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USART、CAN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实现I2C需要两根信号线完成信息交换,SCL时钟信号线,SDA数据输入/输出线。它属于同步通信,由于输入输出数据均使用一根线,因此通信方向为半双工。I2C的数据传输速率位于串口和SPI之间,大部分I2C设备支持100KHz和400KHz模式。使用I2C传输数据会有一些额外消耗:每发送8bits数据,就需要额外1bit的元数据(ACK或NACK)。

一、物理层特点

1、支持多设备(支持多个主机及多个丛机)的总线(总线:多设备共用的信号线);

2、两条总线:双向串行数据线(SDA):用来表示数据、串行时钟线(SCL):用于数据收发同步;

3、每个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主机可以通过这个地址进行不同设备之间的访问;

4、一般SDA总线有一个上拉电阻(当I2C设备空闲时,一般为高阻态,总线默认是高电平)

5、多个主机同时使用总线时,由仲裁方式决定由哪个设备占用总线。

二、协议层

协议层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响应、仲裁、时钟同步和地址广播等环节。

1、I2C的基本读写过程

主机写数据到丛机:

(1)主机向丛机传输开始信号、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写)(找到丛机位置,并告诉丛机:我要开始传输数据了)。

(2)丛机向主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我准备好接收数据了)。

(3)主机向丛机传输数据(DATA)(主机开始传输数据)。

(4)丛机向主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可以继续传输数据)/非应答(N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不要再传数据了)。

(5)主机向丛机传输停止(P)信号,主机停止传输数据,丛机停止接收数据。

串行数据总线上信号传输如下(从左往右为先后顺序、绿色:主机向丛机传输、蓝色:丛机向主机传输):

开始信号、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非应答(NACK)信号、停止(P)信号

主机由丛机中读取数据:

(1)主机向丛机传输开始信号、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读)(找到丛机位置,并告诉丛机:我要开始读取数据了)。

(2)丛机向主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我准备好传输数据了)。

(3)丛机向主机传输数据(DATA)(从机开始传输数据)。

(4)主机向从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主机告诉从机:可以继续传输数据)/非应答(NACK)信号(主机告诉从机:不要再传数据了)。

(5)主机向从机传输停止(P)信号,主机停止接收数据,丛机停止传输数据。

串行数据总线上信号传输如下(从左往右为先后顺序、绿色:主机向丛机传输、蓝色:丛机向主机传输):

开始信号、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非应答(NACK)信号、停止(P)信号

通讯复合格式(如:写、读复合):

写:

(1)主机向丛机传输开始信号(S)、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写)(找到丛机位置,并告诉丛机:我要开始 发送 数据了)。

(2)丛机向主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我准备好接收数据了)。

(3)主机向从机传输数据(DATA)(主机开始传输数据)。

(4)丛机向主机传输非应答(N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不要再传输数据了)。

读:

(5)主机向丛机传输重复开始信号(Sr)、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读)(找到丛机位置,并告诉丛机:我要开始读取数据了)。

(6)丛机向主机传输应答(ACK)信号(丛机告诉主机:我准备好传输数据了)。

(7)丛机向主机传输数据(DATA)(从机开始传输数据)。

(8)主机向从机传输非应答(NACK)信号(主机告诉从机:不要再传数据了)。

(9)主机向从机传输停止(P)信号,主机停止接收数据,丛机停止传输数据。

串行数据总线上信号传输如下(从左往右为先后顺序、绿色:主机向丛机传输、蓝色:丛机向主机传输):

开始信号(S)、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写)、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非应答(NACK)信号、重复开始信号(Sr)、广播丛机地址(7位)、读写方向位(读)、应答(ACK)信号、数据(DATA)、非应答(NACK)信号、停止(P)信号

2、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起始信号一般由主机产生)

(1)起始信号:SCL(高电平)、SDA(下降沿:高电平—>低电平)

(2)停止信号:SCL(高电平)、SDA(上升沿:低电平—>高电平)

3、数据有效性

SCL为高电平时,SDA的数据才有效,高电平为数据“1”,低电平为数据“0”;

SCL为低电平,SDA的数据无效。一般在这个时候SDA进行电平切换,为下一次表示数据做好准备。

SDA数据线在SCL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

4、地址及数据方向

(1)I2C总线上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主机发送通讯时,通过SDA信号线发送设备地址来查找丛机。设备地址可以是7位或10位。

(2)紧跟设备地址的一个数据位用来表示数据传输方向,数据方向位为“1”时表示主机由丛机读数据,该位为“0”时表示主机向丛机写数据。

丛机地址(7/10位)+读写位

5、响应(谁发送数据,谁控制SDA;谁接收数据,谁要应答)

I2C的数据和地址传输都带响应:应答(ACK)、非应答(NACK)

传输时主机产生时钟,在第9个时钟时,数据发送端会释放SDA的控制权,由数据接收端控制SDA,若SDA为高电平,表示非应答信号(NACK),低电平表示应答信号(ACK)。

参考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评论后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