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Socket+sqlserver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程序源码)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基于java+Socket+sqlserver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章末尾附有本毕业设计的论文和源码下载地址哦。需要下载开题报告PPT模板及论文答辩PPT模板等的小伙伴,可以进入我的博客主页查看左侧最下面栏目中的自助下载方法哦

文章目录:

基于java+Socket+sqlserver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程序源码)1、项目简介2、资源详情3、关键词4、毕设简介5、资源下载

1、项目简介

办公自动化系统专门用于企业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软件,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后端数据库的建立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操作简单,对于后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好的数据库。 本论文在对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该公司实际情况,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利用JAVA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以SQL Server 作为网络数据库,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 系统用网络数据库将企业内员工的基本信息统一管理起来,形成集成的信息源,系统会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对员工进行分类,这样有利于发送者快速找到发送目标,也能方便的进行信息的群发,在该系统中总经理具有最高的权限,负责对系统的管理。 该系统可使企业内员工之间信息的交流更高效,更便捷,也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员工的频繁往来减到最少,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办公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2、资源详情

项目难度:中等难度 适用场景:相关题目的毕业设计 配套论文字数:15855个字34页 包含内容:整套源码+完整毕业论文

3、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客户机/服务器 系统管理

4、毕设简介

提示:以下为毕业论文的简略介绍,项目源码及完整毕业论文下载地址见文末。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在信息时代,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组织,在其内部办公运作过程中对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实时交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的办公行政流程和业务运作的信息实时交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的办公行政流程和业务运作的规范管理成为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机构服务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覆盖企业办公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信息系统,通过网络技术,提供本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换,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网络”,本系统也是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建立的,它可以实现企业的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借助电脑处理收发电子邮件等日常办公作业,而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应用,使各独立的工作者能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合理组织机构的公文和文档的流程等办公作业,全面提高组织机构的办公效率,实现信息共享。

1.2办公自动化背景 省略

1.3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现状 省略

1.4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方向 省略

1.5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背景 省略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需要进行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系统目标,这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需求规模相对较小,在功能上对系统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大体可分为:一方面是通过收发消息为主的方式,与其他员工交流各种信息,基于工作流的方式实现诸如请假申请、物品申领等日常办公功能。另一方面则是面向公司办公业务方面的业务管理功能,即完全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办公业务,使企业内部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交流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既兼顾个人办公效率的提高,又可以实现群体协同工作。

传统的办公方式极大的束缚了人的创造和想象力,埋没了人的智慧和潜能,使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处理那些繁杂重复的工作,手工处理的延时和差错,正是现代化管理中应去除的弊端。用先进的、现代化的工具代替手工作业,无疑是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办公自动化对传统办公方式的变革,正是适应了人们的普遍需求,也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潮流。

针对上述问题,我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它具有如下特点: A、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将人们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公费用。 B、 办公自动化系统将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它所收集、处理、分析的对象是“信息”。这些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提高领导者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C、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能给企业的管理者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上带来革命性进步。企业在管理手段与管理思想方面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迫切需要通过推行办公自动化来改善管理手段,增强竞争力。

2.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省略

2.3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流程图 2.3.1 数据流程图概念 数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的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总情况。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其中抽象性表现在已经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如组织机构、工作场所、物质流、货币流等,只保留了数据的流动、存储、使用及加工的情况。综合性表现在它可以把系统中的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2.3.2 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流程图

F1:修改、查询、发送信息等 F2:接受信息 F3:管理信息 F4:修改职员资料 F5:返回职员资料

F1:取得服务器IP F2:写入服务器IP F3:职员录入注册资料 F4:职员录入登陆信息 F5:职员资料 F6:更新职员资料表 F7:取得登陆职员资料 F8:写入职员资料 F9:其他职员资料查询结果 F10:职员基本资料修改 F11:保存修改资料 F12:取得职员资料 F13:取得部门 F14:修改部门表 F15:取的项目组 F16:修改项目组表 F17:查询职员资料 F18:修改职员特殊资料 F19:所需信息 F20:连接请求与交流信息输入 F21:交流信息输出 F22:信息记录更新

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一层DFD说明: 首先职员输入注册信息,注册管理会在服务器IP表里找到服务器IP以便进行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连接到数据库以后,就会把职员资料插入职员资料表中。注册管理会把职员资料传入登陆管理中,如果以前已经注册就可以把资料直接输入登陆管理,登陆管理会在职员资料表中取得职员密码进行核对,如果输入正确就可以登陆自己的账户,并且把用户的状态设为在线。在资料管理中职员可以查询其他职员资料,也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资料,总经理可以修改职员的特殊资料, 也有输入部门,与组的权限。信息传输管理会根据用户的连接请求,对指定的职员进行连接,并向其发送信息。也可以向公司全体职员、某个部门的职员或部门中的某个组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职员可以保存信息记录。

如图2.3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层DFD的注册管理。首先它会连接本地数据库,在本地数据库中的服务器IP表里找到服务器IP地址,如果表中存在服务器IP地址那么准备进行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如果不存在那么会要求用户输入服务器IP地址,然后将服务器IP地址保存进表中,以便以后取用。连接好数据库服务器后,职员就可以输入注册信息,经过核查确认没有用户名相同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对职员资料表进行更新,插入职员注册的资料。 以下是各数据流代表的意义: F1:修改服务器IP F2:查询服务器IP F3:服务器IP F4:输入注册信息 F5:表信息取得 F6:插入注册信息

如图2.4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层DFD的登陆管理。首先在服务器IP表里查到服务器IP地址进行数据服务器的连接,然后在职员资料表中取得用户信息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核查,如果输入正确,就会取得本地信息,如端口号、IP地址等。最后把职员资料表中的用户状态设为在线并把IP地址,端口号等进行更新。 F1:取得服务器IP F2:登陆信息输入 F3:更新职员表 F4:该职员信息取得

如图2.5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层DFD的资料管理。职员可以输入修改信息对职员注册信息进行修改,职员也可以输入查询信息,查询有关企业与用户资料的所有信息。总经理有最高的权限可以修改职员的信息,和企业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的增加与删除,部门的增加与删除,组与部门名称的修改,信息资料的修改等。 以下是各数据流代表的意义: F1:修改信息输入 F2:查询信息输入 F3:返回查询结果 F4:修改职员表 F5:职员信息取得 F6:部门信息取得 F7:项目组信息取得 F8:修改职员特殊信息 F9:修改、添加部门 F10: 修改、添加项目组 F11:取得公告内容 F12: 取得规章制度 F13:输入公告内容 F14:输入规章制度

如图2.6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层DFD信息传输管理,首先职员选择想要连接的对象,输入发送信息,然后系统根据职员选择的连接对象在职员资料表中找到所需的连接信息,包括IP地址与端口号,然后根据选择的连接对象进行相应的连接,最后更新信息记录表,将职员的信息记录保存到本地数据库。 以下是各数据流代表的意义: F1:输入连接信息与交流信息 F2:连接信息 F3:其他职员资料输入 F4:其他职员资料取得 F5:连接信息与交流信息 F6:交流信息输出 F7:更新信息记录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原则 作为一套应用系统,除了要能够完成预定的各种功能外,在设计时还必须遵循实用性、完备性、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扩充性等原则。具体要求原则如下: (1)安全性 主要是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同时,应根据用户的工作和业务流程为用户提供合理可靠的安全策略。 (2)实用性 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是指系统功能应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办公的实际需要。 (3)可靠性 是指系统的数据结构合理、模块功能正确等,以保证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的正确可靠。 (4)友好性 是指界面的美观和使用的方便程度,即界面友好,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容错和查错功能。 (5)可维护性 是指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以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维护。 (6)可扩充性 本系统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随着计算机在企业各部门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也后需要增加的功能还很多。另外,系统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接口,以便将来扩充的方便等; (7)可移植性和适应性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可移植性,同时尽量避免对硬件的依赖。

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办公自动化系统有五个子系统 (1)个人工作子系统 (2)信息中心子系统 (3)日常工作子系统 (4)流转中心子系统 (5)维护中心子系统

各子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如下: 个人工作子系统:电话簿、总经理工作计划 信息中心子系统:信息交流、电子公告、规章制度、新闻信息 日常工作子系统:资料管理、办公用品申领 流转中心子系统:公文管理 维护中心子系统:权限管理、注册管理 如图3.1为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3.1 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模块图

3.2.1 个人工作   提供员工个人工作中的基本功能,电话簿(允许当前用户创建属于自己的名片信息,分类、管理个人名片,查阅组织内用户的名片)、总经理工作计划(主要是记录了总经理近期的工作计划)等。 3.2.2 信息中心   是本单位发布信息与交流的平台,包括电子公告(用来向公告板上发布通知、制度、活动和会议等消息)、规章制度(数据库可以管理规章制度,用户可以看到已发布的规章制度)、新闻信息(企事业单位为让员工了解一些信息,而发布本单位的新闻信息,和录入一些国际国内新闻)等。 3.2.3 日常工作   根据各部门及其工作流程定制相关内容,资料管理(辅助管理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料)、办公用品申领(主要用来对企业中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办公用品领用申请,办公用品领用申请进行批阅,以及办公用品的领用办理)等。 3.2.4 流转中心   根据系统管理中设置的相应流程进行公文流转,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提供公文流转(实现了收、发文的管理、流转、批约、转出和归档)等功能。 3.2.5 系统管理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用户权限角色的定义等功能。把系统管理员从烦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3.3系统物理配制方案设计 一、硬件环境:服务器端:主频2G以上CPU,512MB内存,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客户端:主频1GHZ以上CPU,128MB以上内存,20G以上硬盘,内部人员通过Intranet访问系统。 二、软件环境:服务器端: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客户端:windows

3.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分为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两部分。在数据库逻辑设计方面,可以遵循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确定系统目标后,采用E—R图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导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 用户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等方面,这要求数据库结构要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以下为本系统所用到的数据表: 1)ServerIP表位于本地数据库中用来存放数据库服务器的服务器名或服务器IP地址,它由系统自动生成,图3-2为该表的具体构成:

图 3-2 服务器IP表 2)BuMen表位于数据库服务器中用来存放公司的所有部门情况,包括部门名称、部门简介。 图3-3为该表的具体构成:

图3-3 部门表

3)XinXi表位于数据库服务器中用来存放用户不在线时,其他用户给其发送的信息。如图3-4为该表的具体构成。其中userName为发送者用户名,XinXiDuiXing为发送的目的地。

图3-4 信息表

4)YongHu表位于数据库服务器中用来存放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以及用户的状态等。如图3-4为该表的具体构成。其中UserName为用户名,Name为用户真实姓名,IPAddress为用户的IP地址,State为用户的状态(是否在线),BuMen 为用户所在部门,Zu为用户所在组,Port为用户使用的端口号。

图3-4 职员资料表 5)信息记录表位于本地数据库中,用来存放用户的信息记录如图3-5为该表的具体构成。其中XinXiDuiXiang为用户交流的对象,XinXiJiaoHu为用户是发送数据还是接收数据。

图3-5 信息记录表

3.5输入输出设计 省略

3.6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省略

第四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支持与实施 4.1 选择编程语言 SUN公司的Java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网络编程语言,它是一种新的计算概念。 首先,作为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简单、面向对象、不依赖于机器的结构、 具有可移植性、鲁棒性、安全性、并且提供了并发的机制、具有很高的性能。其次 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Java的小应用程序 (applet)可在网络上传输而不受 CPU和环境的限制。另外,Java还提供了丰富的类库,使程序设计者可以很方便地建立自己的系统。

由于Java语言在网络方面的优异表现,故本系统的实现Java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然而Jbuilder是业内开发java程序的最好的工具之一,所以我选择了Jbuilder作为java的开发工具。

4.2 SQLServer 数据库 作为标准的关系数据库,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 (1)海量数据存储能力; (2)快速有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3)优秀的多用户机制; (4)完善的数据安全控制机制; (5)具有开放性,并应与国际标准完全吻合; (6)可靠性、容错性; 基于以上特征,我选择SQL Server作为我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这主要是因为SQL Server是Windows NT平台上性能较好的关系数据库,与NT平台在权限管理、目录服务、系统级配合等方面都可以很好地结合。

4.3 java数据库解决方案 在数据库应用中,Java的解决方案是JDBC(JavaDatabase Connectivity)。JDBC建立在X/OpenSQL CLI(调用层接口)基础上,可以编写访问任何关系数据库的统一的纯Java应用程序,实现对Internet环境下各种异构关系数据库的访问。同时,因为Java的平台无关性,采用JDBC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可以真正做到“编写1次,随处运行”。 4.3.1 JDBC工作原理 省略

二 JDBC API JDBC应用程序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需要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发送SQL语句,返回数据结果给客户。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利用JDBC API来完成这些工作。JDBC API在java.sql包中定义,包含JDBC访问数据库用到的所有类和接口,主要有: (1)DriverManager类:用于装入驱动程序,定义在网络上需要访问的数据源的JDBC URL,根据定义的URL选择匹配的驱动程序、为建立数据库连接提供支持。 (2)java.sql.Connection接口:用于特定数据库的连接。 (3)java.Statement接口:为SQL语句提供一个容器,包括执行SQL语句、取得查询结果等方法。它包含2个重要的子类。一个是java.sql.PrepareStatement允许在SQL类中输入参数;另一个是java.sql.CallableStatement,用于执行SQL存储过程。 (4)java.sql.ResultSet接口:提供对结果集进行处理的手段。

4.3.2 JDBC应用程序结构 省略

4.4 Java局域网解决方案 4.4.1 C/S的概念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以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为中心,其他计算机、工作站与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客户机之间要传递信息均要得到服务器的允许才能进行。在C/S模式中,将请求服务的一方称为客户(C1ient),将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器(Server)。服务程序一直在一个服务地址(端口)监听对该服务的请求,直到客户对这个服务地址提出请求,服务程序为客户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4.4.2 用Socket实现C/S编程 套接字(Socket)编程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网络模式。服务器进程一直驻守在服务器上,客户进程向服务器进程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进程响应并建立连接;服务进程与客户进程建立连接后,客户进程发送数据,服务进程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进程。

4.4.3 Java Socket Java语言为实现其跨平台、制定Internet标准语言、增强与用户的互动等目标,在吸收BSD接口函数优点的基础上,加入Java跨平台、面向对象、支持Internet等特点,推出Java Socket API软件——Java.net。 Java.net的API分为4类:处理URL的java.net.URL;处理主机名称和IP地址的java.net.InetAddress;处理UDP通信协议的java.net.DatagramPacket、java.net.DatagramSocket、java.net.DatagramSocketlmpl等;处理TCP通信协议的java.net.ServerSocket、java.net.Socket、java.net.Socketlmpl。 而我们的实际应用中很多程序是基于TCP/IP网络编程的,这些应用程序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要用到的Socket API有: A)服务器端的API: (1)java.net.ServerSocket 设置通信端口。 (2)accept 侦听及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建立与客户端的连接。 (3)read 接受来自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4)write 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5)close 关闭Socket及客户端的通信连接。 B)客户端的API: (1)iava.net.Socket 建立客户端的Socket并尝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2)read 接受来自服务器端发送的数据。 (3)write 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端。 (4)close 关闭Socket及与服务器端的连接。

4.4.4 Java Socket在C/S中的体系结构 服务器端程序用ServerSocket创建服务器进程,并用accept方法来进行监听并建立与客户端的连接,处理客户端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程序用Socket创建客户端进程并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给服务器端并接受服务器的处理结果。java Socket在C/S模式中的进程交互过程如图3-3,Socket是网络编程的基础,无论是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程序,Socket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图3-2 java Socket在C/S模式中的进程交互过程图

4.4.5 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连接

void jButton7_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发送按钮按下时触发的事件

String sendLine = jTextField1.getText(); //得到发送内容

for (int i = 0; i < listIP.size(); i++) { //与listIP列表里的IP地址建//立连接

try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listIP.get(i).toString(), 8080);

//与对方的8080端口建立连接

out = new PrintWriter(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

socket.getOutputStream())), true); //建立输出流

out.println(sendLine); //将发送内容输到输出流

socket.close(); //关闭连接

}

catch (Exception ex) {

try {

socket.close(); //如果发生异常也会关闭输出流

}

catch (IOException ec) {

}

ex.printStackTrace();

}

}

}

以上是客户端的代码。它可以实现:在主界面中,用户点击发送按钮,系统就会根据listIP里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其中listIP中的地址会在用户点击JTree时生成。连接成功后,会与服务器端建立输出流,以便输出信息。

class Serv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建立内部类

public void run() { //内部类所执行的动作

try {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ZhuFrame.PORT); //建立ServerSocket

while (true) {

socket = server.accept(); //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try {

String userName = "";

String userIP = 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replaceAll("/","");

//得到连接成功后的客户端的IP地址

String selectUser ="select UserName,State from YongHu where IPAddress='" +userIP + "'"; //根据IP地址查找用户名

ResultSet r5 = stmR.executeQuery(selectUser);

while (r5.next()) {

userName = r5.getString("UserName");

if (r5.getInt("State") == 1) {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

(socket.getInputStream())); //建立输入流

String getStr = in.readLine(); //在输出流中读数据

String str=userName + "对你说:" + getStr;

jdbTextArea1.append(str.replaceAll(" ","")+"\n");

//输出读到的内容

socket.close(); //关闭Socket

if (jTextArea2.getText().equals("请选择成员或部门")) {

jTextArea2.append("发送对象:" + userName);

list.clear(); //清空用户名列表

listIP.clear(); //清空IP地址列表

list.add(userName); //向用户名列表中加入发信息人的用户名

listIP.add(userIP); //向IP地址列表中加入IP地址

}

}

}

r5.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ocket.close();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以上是服务器端的代码。它是一个线程,当调用accept方法后,进入等待状态,等待客户端程序的连接。当连接建立后会建立与客户机的输入流,以便接收信息。如果接受者处于等待状态那么会把发信息职员的用户名与IP地址分别保存到list与listIP两个表中以便接受者直接回复信息,节省查找用户的时间。

4.5 系统界面解决方案 4.5.1 Java Swing的原理和特点 省略

4.5.2 用JTree实现公司部门人员分类 省略

第五章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中国办公自动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和要求,并根据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代表快速,高效与界面美观并存。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思想、功能模块设置。 最后,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以后应该改进: 1) 本地的数据库设置多余,应该把服务器IP地址保存在本地的文本文件中,将信息记录直接保存在服务器上。这样就免去了用户在本地安装SQLServer的麻烦。 2) 系统的功能有些单薄需进一步完善。

致谢 省略

参考文献 [1][美]Louis Davidson 著,《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权威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4月 [2] 刘韬 楼兴华 著,《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年 5 月 [3] 丁宝康 主编,《数据库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年5月 [4] 罗晓沛 主编,《数据库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8月 [5] 陈宗兴 著, 《SQL Server程序设计超级管理篇》,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年8月出版 [6] 吴其庆 著,《JBuilder9编程思想与实践》,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7] 陆正中 著,《JBuilder 9软件开发项目实践》,清华大学出版,2004年3月 [8] 埃克尔侯捷 著,《JAVA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2月1日 [9] 邵荣 著, 《Java 编程实践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1日 [10] 姜浩 著,《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1] 冯继生 著,《办公自动化与网络技术》, 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1日 [12] 李铄 著, 《办公自动化技术》, 蓝色畅想出版社, 2003年7月1日 [13] (美)哈格等 著,《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 [14] 吴琮璠 谢清佳 著,《管理信息系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5、资源下载

本项目源码及完整论文如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进行下载。如果链接失效可点击下方卡片扫码自助下载。

序号毕业设计全套资源(点击下载)本项目源码基于java+Socket+sqlserver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文档)_java_Socket_CS架构_办公自动化系统.zip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