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从案件剧情上来说,简单的不要不要的,可是背后的故事确是一波三折,把读者骗的来回转。

小说整体采用了一种叫做POV, point of view 视点人物写作手法。之前看过辛夷坞的小说,是那种每个人都描述同一件事情,读者从不同人物角度的来挖掘事件的真相。本书则是站在每个人不同的视角讲述故事,从时间线上,把同一件事分段讲述,从不同人物角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

冰与火之歌,其实也是这种手法,故事描述很有立体感!

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人物关系,琐碎的人物没有整理,主线的人物其实就这么几个

人物关系

那么整本书,我们按照每个部分来讲述,给作者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读完野野口的手记

读完这部分,给读者的感觉是日高因为不堪忍受猫的骚扰,下药毒死了猫咪。日高前一阵写了一本叫做《禁猎地》的小说,描述了学生时代校园暴力的故事,真实的讲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一个叫做藤尾的学生欺负学校其他的学生,并强奸了女生。藤尾的妹妹读到小说,觉得侵犯了死去的哥哥的名誉,于是想要日高删除或者修改部分内容。当晚,野野口回到家中与编辑校对儿童文学,校对的过程中接到了日高家里来的电话,此时是6点左右,电话中让他去商量要事。于是野野口晚上八点来到日高家中,却发现家中一片漆黑,于是打电话给日高的妻子理惠,两人一起回到家中,发现日高已经被勒死在家中,脑袋被镇纸用的重物砸伤。

读到此处,我们可以发现,日高是一个残忍刻薄的人,因为在野野口的讲述中,他连猫都不放过。

读完加贺的手记

加贺一度怀疑野野口,虽然他们一起在某个学校做过老师,但是怀疑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于是在各种细节下,发现野野口在撒谎,并申请的搜查令,其中发现撒谎的细节:

尸体解剖后,死亡时间在下午四点到五点左右;野野口说6点接到了电话

日高家中的电话,按自动回拨,打到的是即将搬去的温哥华,而不是野野口家中

电脑一直亮着,按理说晚上应该会很亮;但是野野口说家中一片漆黑

日高家中烟灰缸只有一颗烟蒂,正常日高写作那么长时间,会抽一大堆

日高写了20多页的小说,按照正常的速度,他写不了这么多。

野野口说,理惠目送他到拐角;但是根据理惠的描述,只是送到门口。

经过搜查:

在野野口家中搜索出了大量与日高发表过的作品很相似的作品。

在野野口家中发现了初美的围裙、戒指、出游的双人票

在日高家中发现了包含野野口指纹的刀、包含野野口入室杀人的录像带

于是警察断定,野野口与初美有私情,于是野野口想要杀掉日高,却被日高抓到把柄,最后成为日高的影子作家,代替日高写各种小说。瞬间,大家开始同情野野口,而觉得日高是自作自受。

作案的手法也很明了,当天野野口到日高的家中,商量完事情后,出来但是没有走远,直接折回到工作室窗户口附近,跳进去用镇纸的重物砸伤日高,然后用电话线勒死日高。随后在日高的电脑中植入事先准备好的传真程序,到6点半自动给野野口家中打电话。然后野野口离开日高家,立刻约编辑到家中,在6点半时分接到事先准备好的电话。

执着的加贺

但是加贺总是怀疑哪里还是不对,比如:

野野口到加贺家里,拎了一瓶红酒!这不是他平时的作风

根据对《死火》小说主人公烟火师傅的调查,与烟火师傅走得很近的不是野野口,而是日高。那就证明《死火》应该是日高写的,而不是剽窃的野野口的作品。

根据对学生时代的调查反馈,野野口被欺负的时间很短,不是《禁猎地》小说的主人公,相反,日高才是总被欺负的那个。

根据学生时代的调查,野野口是一个很狡猾的人,收到日高的照顾,却总是说他的坏话;瞧不起周围的邻居,对日高怨声载道;在藤尾面前充当钱袋小弟,总是说日高的坏话。

最后:

加贺回去仔细校对录像带,发现录像带的录制时间好像不是几年前,而是最近,因为院子里面只有一颗小树,几年前那里有两颗。

另外,野野口带到日高家中的红酒,后来被带到了宾馆,被宾馆的服务人员拿回家喝掉了。

在日高中发现了一个光盘,里面包含了野野口帮助藤尾强奸女生并录像的画面。

于是加贺开始推理:

野野口根本就不是日高的影子作家,一切都是野野口自己编造的。日高确实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而野野口是日高小时候的玩伴,虽然收到日高的照顾,但是无论是自己还是从母亲的日常态度,他们都瞧不起日高等邻居,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后来读高中大学,野野口梦想成为作家,看到日高的作品突然畅销,自己新生嫉妒之情。后来日高写的《禁猎地》侵犯了藤尾的名誉权,很有可能被告上法庭。但是日高手中还有当时强奸的录像,录像中也包含野野口的身影,野野口感觉自己的不堪的过去秘密即将被人公开,于是开始筹划这次谋杀。

所有的步骤都是按照计划来的,比如初美的围裙、出去游玩的票、模仿日高的作品的笔记等等,但是只差一样就是用来砸伤日高的武器,因为当时并不知道镇纸还在不在日高家中,于是野野口带了一瓶红酒,如果没有镇纸,就打算用红酒瓶咋日高。

一切真相大白!日高其实是一位善良正直的作家,但是刚开篇的杀猫情节,让读者直接把日高定位成了一个残忍刻薄的人,结果后续的情节都被作者给带入指定的全套中。我觉得杀猫就是全书最重要的一个伏笔。

最后这本书的书名《恶意》,真相大白,原来野野口想要谋杀日高,并没有很直接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这种由心底而生的厌恶、不知原因的仇恨、从小灌输的蔑视,最终酿造了这次悲剧。书中还揭露了学生时代校园暴力的恶劣影响,在国内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经常有网络流出暴力事件的视频,真实希望zf学校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就应该是享受童年学习知识的年代,不应该被暴力恐吓,不应该提心吊胆的度日如年...

最后,真心推荐这本书...虽然作案手法简单,但是逐渐获知真相的过程真的很吸引人。

查看原文